在广西桂林的南部,有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 —— 荔浦市。它不仅以荔浦芋和衣架产业闻名遐迩,更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人文风情,吸引着人们去探寻它的千年风华。
荔浦市建制于汉元鼎六年(公元前 111 年) ,是广西唯一保持县级建制且未更名的城市,至今已有 2100 多年历史。其名字由来与荔浦河紧密相连,《荔浦县志》记载,或因县治地江边盛长似蒲而小、气味芳香的荔草得名,或因荔江边小出水口称 “浦” 而得名。无论哪种说法,都体现出荔浦与水的不解之缘。
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荔浦凭借其粤楚交界的区位优势,成为重要的陆上通道,南来北往的人们带来了商贸繁荣,也促进了文化交流。粤楚文化与岭南文化在此碰撞交融,历代诸多文豪、诗人曾造访此地,留下了众多诗词和美文。初唐诗人宋之问有 “荔浦蘅皋万里余,洛阳音信绝能疏” 的诗句,唐代杜牧在《送荔浦蒋明府赴任》中写下 “路长春欲尽,歌怨酒多酣…… 烟霞处处谙” ,李商隐也曾到此巡行并留下文章,宋代范成大也有 “荔浦园林瘴雾中,戎州沽酒擘轻红” 的优美诗作。据统计,荔浦民间有 600 多处石刻碑记记录着这些人文史料,仅鹅翎古寺就存有石刻诗词 100 多首,历代吟咏荔浦的诗词已收集到 3000 多首。浓厚的诗词氛围,让荔浦荣获 “中华诗词之市” 的称号。
荔浦的人文魅力还体现在众多历史遗迹中。矗立在荔浦市区城东南滨江边上的文塔,是城市文化内涵的象征。其高 30 多米,砖木结构,塔尖为葫芦宝顶,塔檐有古色壁画,每层塔角有彩绘狮子麒麟。南宋时此处曾建魁星楼,明代建魁星阁,后经多次重建、增建,如今我们看到的文塔是 1981 年后整修的,它见证了荔浦数百年来浓厚的崇文之风。
马岭镇的银龙古寨同样历史悠久,始建于北宋年间,已有 1000 多年历史,是第一批入选的国字号历史传统村落。古寨依山傍水,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错落有致,寨内清溪蜿蜒,青砖、灰瓦、古寨门、古庙、牌坊等,诉说着往昔的故事。相传宋仁宗年间,杨家将第三代杨文广奉命镇守 “南蛮”,屯兵小青山,麾下将士在此安家繁衍,因当地原住民多姓龙,四周山峦如银龙,故而得名。
此外,双江镇苏村水岩中的荔浦人化石遗址,静静讲述着桂林最早先民征服自然的历史;建于唐代的鹅翎寺,几经兴衰却香火不断,尚存摩崖石刻 32 处、大小佛像数十尊,是佛教文化圣地,也是荔浦古八景之一。
荔浦,这座千年古邑,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相得益彰。从古老的历史遗迹到流传千古的诗词文化,都展现出独特的人文风情。它不仅是一座城市,更是一部生动的史书,等待着更多人去翻阅、去品味。 ([记者姓名] 报道)
想补充荔浦市人文风情的其他细节,比如当地特色民俗活动、传统技艺等,欢迎随时告诉我,我会进一步完善这篇新闻稿。
【编辑:郝鑫】